拍摄经费不足5万,被遮蔽、被排斥、被下架…
纪录影片《掩埋》以冷静、客观的视角深入、真实地再现唐山大地震那一段被掩埋的历史 ,那一段历史到底埋藏了多少鲜为人知的真相、痛苦与心酸,也许埋藏更多的是无奈。
能保留下来的,就是愿意公开的
那是因为都觉得自己问心无愧,是为公家做事,包括在财务上做两本帐。但他们把一些稍微涉及隐私的场面都放弃了,保留下来的,就是被摄者愿意公开的。
“个人创伤”与“社会记忆”矛盾下的纪实表达(下)
全片摒弃了 “历史灾难”等显见标签,与其他此类题材纪录片不同,仅立足于个人角度,温 和理性地面对这些受过伤害的老人,在平静中引人深思。
这8部纪录片讲述乌克兰危机始末
其实,从2013年乌克兰发生抗议事件以来,众多导演将镜头聚焦于此,拍摄了多部纪录片。今天,凹凸镜DOC分享几部纪录片,让大家了解,乌克兰危机的始末。
「在场:山形电影节」——谁说煤是黑的,它是红的,鲜红鲜红
陕北榆林,地处黄土高原与毛乌素沙漠边界,作为红军长征的终点,她以贫瘠的乳汁接济了中国革命,但在建国以后的四十余年里,这里一直是中国最贫穷的地区之一。 近年来,因其储量惊人的矿产资源得到开发,榆林被称为“中国的科威特”。官方资料显示,玉林人脚下的每一平方米土地,平均存储着6吨煤、115立方天然气,在神木、府谷两县,每1000人中,平均有5.6个亿万富翁....
应亮电影研究 ——以《背鸭子的男孩》《另一半》《慰问》为例
由于获取的渠道有限,只能看到应亮优秀作品中的三部,而这三部电影都在探究人与空间环境的连接与构成,展现了城市化进程中的沉痛痕迹。人物的命运被放置于自然与社会的不可预见的灾难中,导演用“长镜头+大景别”的拍摄方式以及画外音的处理巧妙结合,以旁观者的身份审视这个生活在闭塞小城市的普通人的举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