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这一代人的集体伤痛
整部电影还非常安静,没有一点点音乐,纯环境音,用一种纪录片的形式拍摄了一部叙事电影,没有一点点刻意而为之的痕迹,没有什么让人觉得赘余的地方。它朴素、真实又诚恳,所以它打动了在场的每一个人,我看到身边坐着的观众都十分沉浸。
服毒自尽事件的十年前,独立纪录片里的中国大车司机日常境况
在不断封路的状况下一点一点前进,不断出现的难题、煎熬的等待,男人之间的友谊既牢固又脆弱,而这场雪灾也如同一个梦魇,发生时如魔咒,消失时无影无踪。
病了,但是得活着
本次展映聚焦了一群病了的“边缘人”,他们付不起医院昂贵的医疗费,骨伤病人寻求仁心“草药医生”;日本细菌战后,每日被疼痛恶臭折磨的烂脚老人;“癌症旅社”的燕子为了活着出卖肉体,子秀为了筹钱给燕子看病,卖血、试药满胳膊的针眼......
记录新中国最大的文字狱—-胡风案
二零零三年起,电影导演彭小莲和从事媒体教学的魏时煜拿起摄像机,开始追溯这场新中国最大的文字狱。五年时间里,她们走访了26位胡风分子,40多个家庭,10多个已逝“胡风分子”的亲友,300多小时的拍摄素材,100多万字的访谈记录。
这8部纪录片讲述乌克兰危机始末
其实,从2013年乌克兰发生抗议事件以来,众多导演将镜头聚焦于此,拍摄了多部纪录片。今天,凹凸镜DOC分享几部纪录片,让大家了解,乌克兰危机的始末。

我们绝不能做媒体做的事儿(上)
这次的主题是512地震13周年,也是在疫情的语境之下,希望能够在这样一个灾难的语境之下,去回望13年前的那场灾难,从中反思对纪录片创作的思考。
它不是翻版《你好!李焕英》
这是一部纪念妈妈的电影。《妈妈和七天的时间》是一个讲述20世纪90年代在中国农村七天发生的故事。故事里记载了小咸,一个十二岁女孩对家庭和村庄的记忆。在这七天里,发生了三次死亡和两次出生。
脊柱医生:哪天不想活了,我就吞了“鹤顶红”
作为一名权威的脊柱外科医生,靠着过硬的职业素养和高尚的医德情操,救助了无数罹患重症的病人,医案甚至能在国际上成为典范,但身心却饱受职业病的困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