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

由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PSA)和香奈儿文化基金共同发起的“新文化制作人”第一季“手艺再兴”现正于PSA二楼展厅以双展形式展出。其中,“回到未来:穿越时代的屏障”展览在文明的更迭导致手艺终究失落的今天,主张将“手艺”二字重置于一整套友好、克制的生产体系中进行探讨,在尝试拾回人与自然联结共情的方法的同时,摸索手艺背后的造物观念及精神遗产在当代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

整部电影还非常安静,没有一点点音乐,纯环境音,用一种纪录片的形式拍摄了一部叙事电影,没有一点点刻意而为之的痕迹,没有什么让人觉得赘余的地方。它朴素、真实又诚恳,所以它打动了在场的每一个人,我看到身边坐着的观众都十分沉浸。

那么,我就会说,你去拍短片吧。这时,他往往会很犹豫,拍短片有意思吗?还不如去借一大笔钱来,咱们一块儿拍个“大电影”吧!每当他出现这种念头,我就会立时制止他:“短片很好啊,短片最适合你了,I love this game……”

每个人看过一样东西都会有不同的感受,所以我们会在豆瓣上为某一部影片打上十分,打上九分,打上一分,甚至有可能还想给个负分。但单从这部短片来看,我希望更多的人是抛开表面的标题:“快乐的童年”、“夏天”,去探究更深层次的问题,更尖锐的社会缩影,更撼人心扉的一些东西。

2012年剧情片《长江图》的导演杨超邀请我跟随他们剧组,独立创作一部有关长江的纪录片。我出生在长江下游的城市泰州,从小对长江印象深刻,加上49年之后官方一直把长江当作母亲河来宣传,而如今随着中国非理性发展,长江人文、生态都受到严重破坏。 在上海黄浦江拍摄了两岸的繁华;在铜陵停靠点拍摄了被拆房屋废墟前的流浪者;在大通古镇停靠点拍摄了一个精神病患者家庭一天的日常生活;在武汉停靠点拍摄了一个因阻拦长江挖沙船双手致残,17次去北京上访的老人;在三峡大坝拍摄了惊心动魄的过船闸过程;在荆州停靠点拍摄了一名流浪的精神病患者;在重庆拍摄了长江边桥洞下面的流浪者;西藏拍摄了虔诚的佛教信徒等等。片中还穿插一些剧情片《长江图》中的镜头。片中的人物则好比中国传统山水画长卷中的「点景」。当你看完全片,会发现这是一条死亡的长江,这正是当下中国的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