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献民为第三届“十荐”写下了一万两千字
2022年6月1日,张献民再一次以个人的名义,公开向国内的影像作者征集他们的作品:第三届“十荐”的征集。他的意思不变:“我将以个人名义推介一些。不能说是十佳,我不能保证它们是最佳的,我的自由就是保留判断的个人性。在他看完453个片之后,第三届“十荐”的片单新鲜出炉,他为这些推荐影片分别撰写了短评,分享给大家。
应亮电影研究 ——以《背鸭子的男孩》《另一半》《慰问》为例
应亮的电影投射了中国社会来自自然和人为的“患”。这种“患”是可以和“隐患”区别开来,它的的确确是已经切实存在的一种“灾难”。
《瘾》背后的“弑母”冲动:我希望摄像机有种武器的成分存在
青年导演王凯的《瘾》是今年FIRST青年电影展竞赛入围的纪录片中最受评委关注的片子之一。《瘾》是拍摄母子关系的家庭影像,意图借助摄像机的媒介打破横在自己与母亲之间语言和观念上的代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