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列车消失的时刻——沈蕊兰短片集CathayPlay线上展预告
CathayPlay精心策划了首次囊括从阿兰大学时期的创作至今,近十年来最有代表性的短片作品的集合展出,类型涵盖了动画、实验、当代影像、纪录等,其中将近一半的作品是音画重制后的首次展出版本,并且特别收录了《列车消失的那天》的短片版本,以供未能前往海南岛电影节观看展映的观众能够了解到这部极具魅力的作品。
「与她 · With her」女性主题线上独立影展
「与她· With her」女性主题线上独立影展由CathayPlay、「又见放映」和一回艺术空间共同发起并主办。 影展将聚焦女性主题、关注女性表达,渴望用影像听见女性声音,看见女性力量。
不聪明也不笨的女生应该怎么活
我们这次与黄骥导演聊了聊女孩如何生存的话题。黄骥镜头下女孩成长的疼痛,是更接近于真实生活的表达,女主演看似“笨拙”不够灵敏,却不乏坚韧的生命力,导演也跟随真实人物的节奏修改剧本,记录最自然的状态。她始终诚恳、真挚地对待她的拍摄对象与主题,保持着一颗初心。黄骥对于女性生存现状的关注,也让她的影像不囿于表达自己女孩时期的经历与感受,更融入了许许多多中国女孩的切身体验。
映后交流 |不聪明也不笨的女生应该怎么活?
关于中国女孩的成长经历,鲜少有像黄骥导演那样拍出一部又一部的电影来记述——从《鸡蛋和石头》女孩告别童年,到青春少女时期的《笨鸟》,再到《石门》女孩刚迈入成人世界,在女孩的成长过程中,总是伴随着生活的各种滋味与社会的光怪陆离。生为女孩,似乎就意味着生来就要面对性别带来的诸多困扰和挑战。大多数的女孩们,可以说不聪明也不笨,有时能够侥幸躲过一劫,有时却不得不落入“魔爪”之中,在痛苦中挣扎求生,并成长。在艺考老师性骚扰事件被爆出之后,我们更需要谈谈女孩如何生存的议题。
我为什么拍纪录片?六位女性电影人的创作干货
男导演他的社会资源,各方面的团队都很多,经常拍了第一部,后面会有好多人去找他们要合作。我发现女导演经常拍完第一部,还在靠自己拍第二部,这是我想做一个互助社群的很重要的原因。
她的在场,真实女性的时代声量
不论是女性创作者将自身对于性别议题的思考注入作品,还是作品中呈现出的愈发鲜明的女性形象,抑或是两者兼而有之,“她的在场”已经成为影像力量和影像意义的重要来源。
牛小雨×唐艺访谈 | 继续形成女性创作者的气候
CineCina Selections在林肯中心的放映将以《不要再见啊,鱼花塘》和《天下乌鸦》联映收官。我们也与两位导演做了一次线上访谈,希望能通过她们的讲述,让观众更深入地了解两部影片的台前幕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