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信息跟帖评论先审后发!新规定12月15日起施行
近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发布新修订的《互联网跟帖评论服务管理规定》。新《规定》自2022年12月15日起施行。新《规定》旨在加强对互联网跟帖评论服务的规范管理,维护国家安全和公共利益,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促进互联网跟帖评论服务健康发展。
《我们在黑夜的海上》入选阿姆斯特丹国际纪录片电影节Luminous单元
由 CNEX 与内向映画及兼得电影工坊共同制作、Chicken and Egg联合制作,陈思毅导演拍摄历时6年的作品《我们在黑夜的海上》(Dear Mother, I Meant to Write about Death) (原名: 人民医院 People’s Hospital) 入选阿姆斯特丹国际纪录片电影节(Internation Documentary Film Festival Amsterdam) 的「Luminous」单元。
阿姆斯特丹电影节最佳导演奖《日常,观察》明日上线!!!
阿姆斯特丹国际电影节鼓励更多的年轻且具有独立创作精神的电影人参与进来,每年都会有大量的优秀长片短片参与其中。这些影片可能已经去过很多其他国际知名电影节,但阿姆斯特丹国际电影节更像是一个纯粹的电影聚会,是优秀的电影和人才年末聚集的一站地。更具创新精神的创作者和各国业界专业人士都非常渴望在这里进行更深入的交流切磋。
中国式出路:关于高考的10部纪录片
在学业繁重,竞争压力巨大的中国,每年的6月7号是广大高三毕业生负荆一站的特殊日子,这两三日,既是结束亦是开始。十年寒窗苦读,只求一刻的梦想照进现实,可能不是每个人都能达到自己所追求的成功彼岸,但可以肯定的是,在未来这必是他们学习生涯里最入骨的一段经历。
《地洞》:隐喻交织,展现出纪录片的魔力 | 专访TIDF亚洲竞赛首奖导演胡涛
在刚刚结束的台湾国际纪录片影展(TIDF)上,胡涛(胡三寿)的纪录片作品《地洞》获“亚洲视野”竞赛“首奖”及“再见真实”单元“评审团特别提及”。
善恶之间,他用影像记录救赎
2022年1月,由新亚洲影志与Taiwan Docs再度联合策划的——台湾纪录片影展集中展示十部优秀的纪实影像,在窥见他人生活一角的同时,更希望唤起大家对生活的感知,以及意识再找回。曾入围洛迦诺国际电影节,由李永超导演的《恶人之煞》也在其中。在刚刚公布的第13届台湾国际纪录片影展(TIDF),李永超的作品《二O二O年的一场雨》与《恶人之煞》双双入选。
《无去来处》西湖首映,全球核灾难:世界的发展正将人类带向何方?
《无去来处》是赵亮的第一个国际制作项目、第八部电影长片作品,取景于乌克兰、芬兰、日本、哈萨克斯坦、德国、白俄罗斯。延续《孤寂的声音》对核泄露灾难、受害者关注表现,本片以作者化、未来感的风格与跨越虚构纪录的方式,展示了伤痕累累、触目惊心的“人类世风景”,既是对当下争议声音的传递,更是一次对不远未来的探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