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来的片子里,“干部”这条线是越来越难拍了
本片忠实记录了2002年为保证三峡水库第一次蓄水成功,在水位上涨前,奉节老县城搬迁毁灭的全过程。记录了一位开苦力旅店的志愿军老人即将失去生活依靠的无奈;一座基督教教堂为搬迁的利益而丧失信仰的过程;以及一群移民干部和一群城市贫民在搬迁、拆除旧城过程中种种无法回避的矛盾纠葛和痛苦的内心挣扎。
「在场:山形亚洲新浪潮单元」——《长江》
2012年剧情片《长江图》的导演杨超邀请我跟随他们剧组,独立创作一部有关长江的纪录片。我出生在长江下游的城市泰州,从小对长江印象深刻,加上49年之后官方一直把长江当作母亲河来宣传,而如今随着中国非理性发展,长江人文、生态都受到严重破坏。 在上海黄浦江拍摄了两岸的繁华;在铜陵停靠点拍摄了被拆房屋废墟前的流浪者;在大通古镇停靠点拍摄了一个精神病患者家庭一天的日常生活;在武汉停靠点拍摄了一个因阻拦长江挖沙船双手致残,17次去北京上访的老人;在三峡大坝拍摄了惊心动魄的过船闸过程;在荆州停靠点拍摄了一名流浪的精神病患者;在重庆拍摄了长江边桥洞下面的流浪者;西藏拍摄了虔诚的佛教信徒等等。片中还穿插一些剧情片《长江图》中的镜头。片中的人物则好比中国传统山水画长卷中的「点景」。当你看完全片,会发现这是一条死亡的长江,这正是当下中国的写照。
「在场:山形国际竞赛优秀奖」——能保留下来的,就是愿意公开的
本片忠实记录了2002年为保证三峡水库第一次蓄水成功,在水位上涨前,奉节老县城搬迁毁灭的全过程。记录了一位开苦力旅店的志愿军老人即将失去生活依靠的无奈;一座基督教教堂为搬迁的利益而丧失信仰的过程;以及一群移民干部和一群城市贫民在搬迁、拆除旧城过程中种种无法回避的矛盾纠葛和痛苦的内心挣扎。《淹没》是两位导演的第一部作品,获2005年柏林电影节青年论坛沃尔夫冈·斯陶特奖(Wolfgang Staudte Award),入选2005年法国真实电影节。
人人都知道底层资源分配不公,但都幻想自己不是最倒霉的一个
为建造世界上最大的水电站——中国长江三峡水电站,长江三峡地区将建成世界上最大的水库。从2003年起水库开始蓄水,至2009年水库蓄水完毕,沿江的城镇、乡村、文物、自然景观不少将被淹没。因中国古代最伟大诗人李白的诗而闻名天下的奉节县也在其中。
《秉爱》:一个三峡移民的故事
那一年,正是三峡工程建成并启动防洪与发电的年头。不过导演所拍摄的时间,则是一年之前。那一年,为了三峡大坝的建设与蓄水,三峡地区渝鄂两地许多传统村镇消失。这位名叫张秉爱的女人也放弃了祖辈所居之家,搬迁到了山上公路边的一个窝棚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