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相梓把已经修改了超过20遍的剧本交个给José Val Bal时,二人每天都对剧本研读推敲,直到选场景。鉴于预算有限,二人的共识事实上帮了预算不少忙。二人把毕生的积蓄都放到这电影里边了,一切都必须节约,很多时候,摄影师必须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捕捉到导演所要表达的东西,导演也必须给予摄影师信任,相信他能够完成任务。
也因此,这电影没有机会在电影节以为播放。José Val Bal认为这不是坏事,因为商业院线关心的只是盈利,不关心艺术电影。相反地电影节给予电影真正的支持与鼓励。
关于为什么电影选用了50年代流行曲<再见,南屏晚钟>,英语译名却没有沿用,反而选了20世纪艺术家米罗的画名《A Dog Barking at the Moon》,相梓认为片名的原意是连接了歌曲的情意结,这连接一旦直接翻译成为英语,是完全无效的。反而是米罗的画名,更能反映了剧中人物的关系,更贴切电影的想象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