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麓影季”
“麓影季”是寻麓书馆、凹凸镜DOC、大江大海少年影像学院、麓湖社区发展基金会联合发起的公益性纪录片放映活动,计划每一季用一个主题串联纪录片放映,以推动成都及西部的纪录片展映、交流和创作,连接作品、作者和观众,培育本土纪录片生态。
“麓影季”首季名为“麓影季:成都纪录片导演作品联展”。我们用“攒人头”的“粗暴”策展方式聚集了9位定居成都的纪录片导演,意在将成都的影像创作者串联起来,相互取暖,多多交流,同时也让成都观众们看到成都还有这么一大帮人在用自己的方式记录社会。
麓影季:成都纪录片导演作品联展”第五场放映的纪录片是高屯子导演的《寻羌》。
影片信息

《寻羌》是中国摄影家、独立电影导演、文化学者高屯子历时十年,以纪实电影、纪实摄影、纪实文学三种艺术形式平行记录、倾情表达的作品。
、
作品呈现了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之后,高山羌人耕种劳作的生活状态,和迁徙与回归的感人历程。

获奖情况:
第16届世界民族电影节民族文化传承奖
第三届中国民族志纪录片学术展金奖
纪学会第25届中国纪录片十优作品
第九届四川巴蜀文艺奖电影奖
第35届慕尼黑电影节国际纪录片主竞赛单元入围
第13届亚太电影奖最佳纪录片奖入围
第4届金树电影节最佳长纪录片奖入围
2020东京lift-off电影节主竞赛单元入围
IDF2019西湖国际纪录片大会主竞赛单元入围
2019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金红棉奖入围
第22届上海国际世界电影节展映单元
导演介绍

高屯子
独立电影导演、摄影家、文化学者。生于多民族杂居的川西北,经年游历、参访于城市与乡野之间。对文学、宗教、人类学、影像等多有涉猎与心得。
曾任某报文艺副刋编辑多年。近20年几乎走遍整个青藏高原,在国内外举办多个个人影展;是中国目前拍摄藏羌民族最深入、出版大型个人摄影作品集最多的摄影家之一。
近年致力于以电影、图片、文字平行纪录的方式,深度表现中国基础民众的精神状态与现实处境。
第七届中国摄影年度排行榜评语

《十年寻羌》同时撬动了两个重要主题:民族迁徙和文化转型。前者是自古以来人类应对天灾人祸的惯常方式,对民族文化和民族性格的形成有重要影响;后者则是农耕文明应对现代性进程之影响的世界性现象。2008年“5·12”大地震发生之后,这两种现象在四川一个古老羌寨同时发生。历史的断续,信仰的追寻, 生活的改变,构成一个迷茫与挣扎的像场,影像(电影与摄影)风格典雅厚重,文字精准且有高度现场感,叙事的灵光与质感亦为时下同类作品所少见。
《寻羌》唱出了无数人心里的“羌”;拍出了人与神的悲欢离合。
——谭盾(著名音乐艺术家)
这部片子终于让我看到了今天的羌族生存状态,当我听到羌族的音乐时,非常感动!感觉近距离接触到了羌族人民。我想,在这个信仰缺失的时代,大家都应该关注这部影片。
——芦苇(著名编剧)

这是一部了不起的电影,它留下了宝贵的历史资料,在人类学、纪实电影的拍摄上都有新的想法和探索,我希望大家都去电影院支持这部电影,去了解羌族文化,追溯我们的历史。
——胡雪桦(著名导演)
《寻羌》传递了生活在工业文明时代,人们寻找民族的敬仰,寻回天地精神,链接祖先恩情,获取生命能量的内心需求,能启发每一个人去寻找到自己的心安之路。
——雷迦(知名策展人、出版人)
活动信息
活动时间
6月19日(星期日)19:00—21:30
活动地点
麓湖艺展中心-学术报告厅
报名二维码

现场嘉宾
高屯子
《寻羌》导演
联合主办:
寻麓书馆 | 凹凸镜DOC
大江大海少年影像学院 | 麓湖社区发展基金会
凹凸镜DOC
诞生于2016 年,是纪录片领域的垂直媒体,旨在“从纪录片出发,打捞一切非虚构故事”。目前,由多位纪录片爱好者共同运营,致力于非虚构内容生产和传播,影像作品策展和放映,纪录片创作和制片等。
大江大海少年影像学院
为青少年影像培训与作品孵化专业机构,引领青少年行走历史现场,浸润文化情境,厚植人文根基,培植影像叙事技能。曾先后成功举办全国中学生历史写作大赛、家春秋大学生口述历史影像记录计划、历史嘉年华、当代历史记录者大会等一系列文化活动。“家春秋大学生口述历史影像记录计划”获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中国十大纪录片推动者”荣誉。
麓湖社区发展基金会
成都市麓湖社区发展基金会成立于2019年10月17日,经由四川省民政厅审核批准,是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公益组织。基于环境、人文、机制三大蓝图基本要素,麓湖社区基金会开展核心公益计划——“绿动计划”、“群岛计划”、“暖心计划”、“微灯计划”及构建“儿童友好社区计划”。用事聚合人,用人推动事,紧密链接社区居民,通过持续开展和支持绿色环保、社区关怀等公益行动,持续激活社区活力,为个体赋能,让参与者人人有获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