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陕北,那些从农村来到城里讨生活的三轮车夫都自称受苦人。他们费尽千辛万苦,终于把孩子送上了远方的大学。四年过去了,大孩子找不到工作,前途未卜,更小的孩子又到了考大学的年龄。仿佛出于本能,一家人仍然像母鸡孵蛋一样,等待着新的希望破壳而出。 云在天,泥在地,殊路而同归于一夜。小月背井离乡,独自进城打拼,不料撞上个大霉头,被工作餐厅的服务员污蔑,扫地出门。刚进城不久的她游荡徘徊于冷漠都市,在众招聘启示中难觅去处。穷极之际却遇足疗店老板娘将其领回。一夜,小月暗恋的厨师走进她工作的足疗店,在命运面前,那个被称之为爱情的词逐渐模糊起来…… 本片改编自真人真事,讲述进城务工的“良家妇女”小月下海的故事,试图道出性工作者背后酸甜苦辣,有血有肉的生命历程。 故事发生在2008年。河南人郭辉,是个开收割机的,专门到各省替人收割麦子,他和他爸爸,然后再请了一个司机,出发了。去了陕西山西,也包括河南。他们遇到其他的麦客,来聊聊四川的地震,聊收麦的难处。跟农民讨价还价,想着法子少给领车人一点提成,有时要想着法子拿到钱,有的时候要想着法子逃脱领车人的控制。司机抱怨车主伙食开的太差了,车主抱怨司机吃的太多了。中途还遇到要收过路费的,最后遇到了古惑仔。

也许正因为导演是一名男性,他没有带着议题的框架,性别权力的抗争,只是在倾听一个个脆弱又坚强的生命的自白。片中的讲述者都非常坦诚而直率,直视的镜头,黑色的背景,她们隐去了姓名、职业,那一切被社会定义的标签,只是生命经验和情感的讲述,我们坐在对面,在其中辨认,轻撞或撕扯,最后也在看着自己。

在人人都可以拿起手机记录生活的今天,一部家庭纪录片,一次私影像的拍摄还能带来哪些不同和独特的感受?邓伟导演的纪录片《父亲》是一次值得关注的探索。《父亲》不属于意识流类型的私影像,有完整的叙事链条和出色的情感逻辑,像剥洋葱一样带领观众打开细节的层层外衣,抵达影像晶莹剔透的核心——生活在生命传承中继续。

如果硬是要将书和电影实在的比较起来的话,恐怕还是得电影输给书才对。因为要将文字里的东西拍成电影,就光“费钱和理解力”这道公式,就是两个不同的元世界。不信你可以去看看每个导演拍的电影和他们写的书,是不是不一样的东西。当然,这有可能只是爱书人的结论,你让一个爱电影的人来说,说不定就是相反的了。假如花生是书,豆腐是电影呢?

套用何伟的一句话:“总有一天你们的孩子会问你当时究竟发生了什么,不记录下来的话,你可能就忘了。” 近期,「凹凸镜DOC」陆续推出《我的纪录片十佳推荐》系列文章,此篇文章为第三期,前两期已消失,希望第三期不要再消失,拜托。

一个落魄的男人称跟随自己的一伙人为行为团体,势在给这个死气沉沉的城市注一针强心剂,而注射方法是在原有的废墟之上开出一朵理想主义的负能量花朵。并以“生命力不够,死命力来凑”为宗旨开始寻找服务/传道对象。与此同时有一个姐姐把长期弟弟关在家中,弟弟却无意间获得了通向外界的突破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