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是这个时代的印刷术——南头古城城市艺术影像论坛
深秋临冬,岭南的社会活动反而开始活跃。 上个月23日,笔者来到深圳南头古城,时值霜降,深圳居然容得下皮衣外套,也能涮起火锅,本次论坛的“锅底”是2018年“流火——武汉酷暑展映计划”的老灶,四位发起人再次联手,从长江九省通衢漂流到珠江新安县衙,继续自在,不断生成。策展人王猛和欧阳李文,学术主持曹恺,艺术顾问苍鑫共同发起了一场城市艺术影像论坛。

隐秘世界——对话李睿珺:种植与收割
通过水片与李睿珺导演此次的交流,我们获得了诸多电影之外的惊喜与感动。生长在黄土之上,立于西北的李睿珺,秉承了土地与农作物的质朴、执着,他用电影的语言,在这片土地上耕种。他是土地之子,更是一位行走于故乡的游吟诗人,他的目光沉默而热忱,他的诗意,来自于对故土的情分。

《犴达罕》:真实纪录鄂温克族文化的阵痛
《犴达罕》是2015年北京国际电影节民族电影展之专题展“中国民族题材纪录片回顾展”的参展作品,并荣获第一届中国民族博物馆民族志电影永久收藏奖的金奖。本片用记录的方式塑造了当代鄂温克族社会的一个“典型人物”,试图借此展示当代中国少数民族的文化生存状态。
《沒有電影的電影節》中國影展最黑暗的一天
2014年,出現對藝術的暴力性封鎖。「北京獨立影像展」在放映的前夕遭到勒令停辦,開幕當天更被沒收查封所有館藏影像。才明白,好想放電影、好想看電影,原來不是一件垂手可得的簡單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