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民到底有没有出路?
关注当下农民试图挣脱土地束缚的五段式纪录片,每一段前有导演的引言,以伞为若即若离的线索串联起来。 第一段:广东中山的制伞工厂里,不同年龄口音的农民工在辛勤的工作,有人在缝纫机上写着“坚持就是失败”。工厂内张贴的薪资调节通知单说明,他们的报酬并不高。 第二段:浙江的大型小商品市场里,农民出身的雨伞销售商与擦鞋女们的命运开始有了不同方向的可能。 第三段:上海,某面对大学生的招聘会上人头攒动,有一些学生在教室里进行毕业的准备,窗外阴雨绵绵,他们打着伞行色匆匆。 第四段:某部队中,新学员们有条不紊的训练、学习。驻地周围的景色看上去有些荒凉。 第五段:河南某地的麦子成熟了,然而村里却少见到年轻人的身影。土地曾是农民安身立命的根本,但年轻一代如今只想脱离她
农民身体再也不能站在那片熟识的地上
本片通过对城乡结合部里各个公共空间的持久观察。纪录环境的巨大变化所带来的时代局部剪影。土地的改变迅速,人的变化隐藏在其与环境的交互关系之中,更凝结在公共场所里面人的动作表情之中。
25项奖!《古巴花旦》全球唯一正版线上观影
何秋兰和黄美玉们的故事也从这里开始,他们出生成长在一个家乡,却总有一个从没见过的故乡在遥远的地方。要怎么面对这个故乡呢?他们的父辈,有的如何秋兰的父亲,办剧院,听粤剧,余生沉在最喜爱的也是最亲切的粤剧里;有的如黄美玉的父亲,在古巴成家,故乡变成一个很遥远的词汇,和女儿说不说中文这类的事情,又能怎么样呢?
上海电影节看的第一场电影,哭掉半升眼泪
上海电影节看的第一场电影,哭掉半升眼泪。并不是泪点低,而是,这部纪录片,太让我动容。一直怀有一颗愿意迎接多样性的心,所以想更多了解古巴,和那里的华人。
我扮演了毛主席,且赚了点钱
白三明,一个中国农民,为了谋生而扮演毛泽东,这种奇特荒诞的现象在中国形成了一条独特而完整的产业链。本片纪录了这种荒诞的现象,由此带出了上世纪中国因为对毛泽东的个人崇拜而流传至今的特殊社会思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