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底线,没有尊严的活着
收到“陌生人”导演的微博私信,马上去B站看了影片。14分多的影片分成了几个小部分,涉及到的题材围绕底层绝症展开,个个都是痼疾,个个都血肉模糊:化学污染、黑心工厂乱排乱放、癌症村、癌症旅社、医疗资源稀缺、底层生存苟且、黑中介黑诊所层层压榨……
花甲夫妇花费百万荒漠种树,他用四年拍了《古日乃》
本片讲述了内蒙古阿拉善巴丹吉林沙漠西部的一个偏僻小村(古日乃)有一对花甲老年夫妇围封了几千亩戈壁荒漠,种植梭梭树和胡杨树的写实记录。
不要只知道新疆的棉花,我们国家还有你闻所未闻的民俗工艺
鬼叔中回忆,五年前扛着机器走回熟悉的乡村,开始时只是诗人骨子里那种念旧的田园情怀在作祟,那些粗砺的拍摄也不过是游山戏水的附产品。 我从没有想过自己会坚持多久、 会拍出什么。但很快我就发现,我镜头里的乡村和人民,是一个我其实从来不曾真正了解的世界,是我熟悉又陌生的故乡。
专访导演宁佳伟 | 破冰向海
人类一直在探索生命与海洋的关系。对靠海生存的渔民而言,海是复杂而富有情绪的。海明威的《老人与海》赞美了人与自然抗衡的精神,而宁佳伟导演的影片《惊蛰》同样带领我们进入“人”与“海”的斗争中。通过最真实、最纯粹的声音和画面,惊蛰时的渔民破冰向海,在严寒之中,走向了未知的前方。
它不是翻版《你好!李焕英》
这是一部纪念妈妈的电影。《妈妈和七天的时间》是一个讲述20世纪90年代在中国农村七天发生的故事。故事里记载了小咸,一个十二岁女孩对家庭和村庄的记忆。在这七天里,发生了三次死亡和两次出生。
「在场:山形电影节」——谁说煤是黑的,它是红的,鲜红鲜红
陕北榆林,地处黄土高原与毛乌素沙漠边界,作为红军长征的终点,她以贫瘠的乳汁接济了中国革命,但在建国以后的四十余年里,这里一直是中国最贫穷的地区之一。 近年来,因其储量惊人的矿产资源得到开发,榆林被称为“中国的科威特”。官方资料显示,玉林人脚下的每一平方米土地,平均存储着6吨煤、115立方天然气,在神木、府谷两县,每1000人中,平均有5.6个亿万富翁....
在长镜头里穿越爱情史
这部影片几乎没有对白,完全依靠视觉语言与观众进行对话,放弃了主动向观众传递信息的主流影像表达方式,以纪录式的拍摄手法去不加虚构的录制下环境现场的真实感。
《阿凡达》重映,但是你不知道现实生活中家园被侵占有多无力
生活在那里的老百姓认为只是中国残骸落在他们那里,没有人告诉他们,国外的卫星发射残片也会落在他们那里。 湖南的一个普通而平静的村镇,一条等待动工的省级高速公路即将穿过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