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刻共情,平视苦难
从小患脑瘫的少年雷熙冠用脚和人交流。残疾并未剥夺他与家人在一起的快乐,他甚至得到比健康孩子更多的亲情温暖。 身为农民的父母除了承担生存的压力,还要面对亲生骨肉的无辜受难。他们不幸的命运因未得到社会与众人的分担,而显得更加绝望。 孩子再次病重了。父母像以往一样,婉言谢绝了他人的善意劝告——放弃孩子、了结痛苦。他们选择了与孩子共渡苦难的生。 影片不仅要见证他们生存的困境,更希望展示他们面对苦难时,表现出的隐忍、自强自尊,甚至是优雅。仿佛,他们拥有一个永不枯竭的心灵源泉:生命与生命相依的至福。那是贫困、病痛,乃至死亡也无法从他们身边夺走的。
《歧路父子》:亲情无华,孝顺并无来世
短片讲述了王阳父子驱车前往山林深处一所养老院的路途中发生的一系列离奇故事。王阳本想抄近路却被落石刮破底盘导致抛锚,只好搭顺风车到附近小镇修车。修车匠曾杀过人,见王阳是个警察便起了歹念。修车匠的父亲救子心切拿刀刺向王阳,千钧一发之际王阳的父亲冲上前挡下了这一刀。
限时放映|90后打工人《工厂男孩》
1978年邓小平设立深圳为经济特区,广东经济从此迅速发展。无数工厂拔地而起的同时,也吸引了无数人前来淘金。三十多年过去了,当初离家的青壮年也已至中年,而广东也渐渐成为了打工的代名词。继续吸引著一批批对未来迷茫而又渴望成功的新一代年轻人。本片即围绕着三个不同年龄层的90后工厂男孩,构成了三种不同的道路与人生故事。
凝视一段“医者难自医”的踉跄人生 | 北京《脊柱医生》放映暨映后交流
长达9年的拍摄和制作周期,纪录电影《脊柱医生》引出了一个又一个人性层面的话题,故事在一个个珍贵的成功病例和惊心动魄的手术室实录中生长出来。影片通过追踪介于主人公的私人和公共角色之间的生活,探索了利他主义和牺牲之间的极限。一路走来,我们见证了当代中国部分医院医学的现实,凝视了一段医者难自医的踉跄人生。
第五届华语影评大赛,开启!
四年以来,深焦DeepFocus 华语影评大赛报名人数稳中有升,竞争越发激烈!不过,奖项奖励也逐年丰厚,入围复赛之后,你将有机会和写作能力强劲的对手同台竞技,专业评审的点评和建议也能让你受益匪浅。
林鑫、黎小锋、高子鹏、王小鲁:纪录片《沉默的风景》线上讨论
所以我觉得他这种东西有趣就在这,就是说某一个空间,本地人一看就知道它的意义何在,你放在那他可能就非常嗨,这个里面有很多的内容,就是这个镜头里可能有他们共同的记忆,而一个对这个空间,完全没去过这个城市的人,可能就没有那么容易去共同的接受。
王小鲁:“新游民”电影
他本来想使用“底层三部曲”来归纳他的三部作品,但现在觉得“游民三部曲”更为准确。其实游民是目前中国底层社会存在的重要形式,他们是在体制秩序内失去生存资源后,不愿意在固定的位置上被禁锢,于是寻求一种更有创造力的生命形式,这对于旧规范有一种抗议性。
《唐老师》观影日记——绝知此事要躬行
本片记录的是生活在广东珠海的一位九十岁退休英语教师唐先生,分为教书,故事,感情,渐老四部分,通过纪录片作者对唐先生认识的不断深入,一位老人暮年生活跃然于光影之上。
胡兆祥 | 生活是一张不规则蔓延的河网
初执导筒,理想主义的热血遭遇现实的至暗时刻。野心与困顿频频交锋,锋芒与妥协往往并俱。在取得盛名之前,初施拳脚的青年创作者正走在一条什么样的道路上?他们表达着什么样的问题与困惑,又拥有着什么样的视野与姿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