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FIRST少有的反乌托邦动画短片《深渊》导演潘芊羽



本期采访的导演是入围FIRST最佳动画短片的导演潘芊羽。

 

采访:肥罗

特约记者:Cathayplay

 

 

《深渊》

导演:潘芊羽

片长:10分钟

地区:中国大陆

类型:动画短片

 

03

剧情简介

 

在这个平行世界中,所有的人都没有具体的名字,只有代号。人类被分为数个层次,不同的层次分配不同的工种。“喷泉”在这个城市里,既是能量来源,也是地标景观。“喷泉”旁边像跳水台一般的高塔,是人类接近“喷泉”之所。主角D-503生活在这个永远处于黑夜中的、拥挤的城市里,每天过着按部就班的生活….

 

 

Q
&
A

 

Q

1. 你做这部动画用了多久?

A

两年。但并不是真的用了两年时间来做,因为那两年内我还同时完成了另一部动画小短片,写完硕士毕业论文,打工实习以及不停的投简历找工作。所以准确来说是在那两年内断断续续做完的。

 

Q

 2. 你的创作灵感有否来源于自己的生活经验?

A

有,但不仅仅是来自于生活。我以前没怎么想过做反乌托邦或者科幻题材的作品。直到我偶然接触到第一本反乌托邦题材的小说《我们》。看完后瞬间被迷住了,还顺带看了很多其他同类型小说以及电影(电影的话印象最深刻的是《Brazil》)。我的片子里出现了两个号码,一个是D-503,一个是I330(跟D-503有合影的那个人,最后跳下喷泉的也是他),这两个号码都是《我们》里的两个主角名字。

 

还有就是我对拥挤的城市楼房特别着迷。因为我的老家是一个经济很不发达的广东四线城市,此地遗留了很多破旧而且楼间距很窄的房屋(我们称之为握手楼)。

 

 

上个世纪为了快速建设快速发展,为了快速在城市扎根更多人口,很多楼房都没怎么经过好好设计,而且建的很密集。后来我发现就算是发达国家的城市——比如东京,他们的房屋和楼间距也非常的窄。所以导致这种“拥挤”现象的,多是由于人的“需求”。我将画面中的城市建筑画的很密集,其实也是想对一种现象的还原——人的“需求”渐增,直至快“满溢”的状态的还原。

 

 

Q

3. 作品标题为深渊,但实际看到的却是一些巨大的喷泉,这些喷泉象征什么呢?你又是如何理解“深渊”?

A

曾经有很多人问过,尤其是在FIRST短片入围时,有观众在Q&A时问过。其实关于喷泉我不想将它说的太确对太具体。一开始我是把它设定为一个城市的“能量”来源,就跟电一样,生活各处都需要。“喷泉”的所在使这个城市成为一个“永动机”。

 

 

后来觉得这个东西很有意思,把它的形象画的很高大。因为我发现不管大到哪个文明,小到哪个城市都需要一个“地标”一样的存在——不管是建筑还是雕塑还是其他。将“喷泉”设置为这个城市的“地标”,是因为我觉得“地标”这个物体其实是没有常态的,它是随着人类的需求而改变它的外在形象的。人们需要“地标”,不管“地标”是什么。

 

虽然有人跟我表达他的观点“可以将喷泉看成人类欲望的外在表现”,也有人对这个设定很不满意——这个现象也很有趣:你觉得它是什么,它就是什么。

“深渊”其实是喷泉的倒影,也可以理解为你心中意象的倒影,意象的另一面。一样东西它有多高大,另一面也就有多可怕。

 

Q

4. 嘈杂,无韵律的嗡鸣声伴随全片,这个声音设计是出于何种考量呢?

A

我其实有想过找人来配一段音乐,但是脑子里没有任何关于配乐的想法。荒诞的故事应该配荒诞的声音吧,因此我请了录音系的学弟帮忙配了白噪音感觉的声音进去。但是配完后我觉得感觉还不够“魔幻”,因为声音听着有点催眠。我只好自己在这基础上又进行混音,使之感觉更为嘈杂。然后我的目的达到了——有观众曾跟我说,他在空无一人而漆黑的展映厅里看片子时,感觉我的片子背景音洗脑又瘆人。

 

Q

5. 从产业角度来说,你觉得现在动画作者的创作环境如何?

A

这要看是商业动画还是实验动画了。目前国内对商业动画的需求是很旺盛的,商业动画产业这些年有很强的市场优势和政策优势。所以商业动画作者的创作环境应该是越来越好了。

 

实验动画就不一样了,因为实验动画的出现伊始是作为先锋艺术存在的,受众是没有商业动画多的。所以很多实验动画等艺术电影经常出现“叫好不叫座”的现象。而且今年因为新冠疫情,国内的艺术市场受挫,一些实验动画艺术家的创作环境也会受一定影响。

 

很多实验动画艺术家眼光往往会投向国外的动画节或电影节。不过近年国内一些动画节也处于比较活跃的状态(比如深圳独立动画双年展和费那奇动画周等等),还设立了一些针对独立动画的创作基金和奖项,对实验动画创作者是有一定帮助的。

Q

6. 现在觉得这个作品如何?给自己打几分?有哪些不足吗?

A

肯定是不完美的。满分十分的话给自己打七分吧。因为我是纯艺术专业出身的,所以我一开始精力都放在视觉上。豆瓣上有很多关于片子剧情的抨击,我都接受。这个片子本来是被我当作“艺术作品”,而不是“电影”来做的。如果是出于“电影”的角度,我的剧本能力还需要提高。

Q

7. 未来还有哪些创作计划?

A

《深渊》我会作为系列影片的开端往下做。也就是说会出第二部。出于经验和教训我现在准备等剧本打磨好了再进行绘制。目前剧本改了五六遍了。但是因为现在工作比较忙碌(一周要上六天班),估计出片的速度会比较慢。

Q

8. 除了动画,你在生活中还有哪些表达情绪或想法的形式?

A

画画。或者写一些很不像诗的诗(受乌青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