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又是观看拍摄跨度10年的大型纪录片《龙船》之时

CathayPlay华语艺术电影  14/06/2022


诗人象征着人们对公正之路的崇拜。在纪念诗人的同时,人们也在庆祝生的胜利…… 这些在政权的压迫下,通常为了种田的需要而习惯了卑躬屈膝的卑微农民,在这里恢复了他们的尊严

 

导演: 曹丹
类型: 纪录片
制片国家/地区: 中国大陆
语言: 汉语普通话 / 粤语
上映日期: 2011-03-25(云之南)
片长: 90分钟

 

2011年 入围第五届云之南记录影像展入围特別放映单元

2011年 入围第三屆DMZ韩国国际记录片电影节展映单元

 

影片的拍摄从2001年开始,历时十年,记录了中国南部珠三角地区的小谷围岛练溪村龙船的故事。离广州城距离只有十几公里的练溪村,在2001年仍保持着相当传统的生活方式和习俗,村民主要由农民和渔民组成,他们热衷划龙船,传统的端午节龙舟竞渡是村庄一年一度的盛事。

2003年随着广州大学城的建设,练溪村村民不得不搬迁和重新安置。今天,小谷围岛和练溪村的名字已经从地图上消失,纵横交错的高速公路和地铁连接着小岛与城市,拥有十多所高校的广州大学城,其规模相当于可容纳三十五到四十万人的中型城市。也许是命运的捉弄,练溪村旧址被改造成民俗旅游区“岭南印象园”, 失去了土地和远离河岸的练溪村村民每逢端午节仍返回原村划龙船,龙船是否成了联系村民和故土家园的纽带?传统习俗将如何生存?在城市化迅速发展的中国,练溪村的故事,也是二十一世纪中国乡土社会消逝的缩影。

 

导演阐述

 

2001年端午节后,我拍摄了练溪村村民把龙船埋进池塘(为保护古老船木)的仪式,看到村民们对龙船的爱护和热爱,传统活动作为乡村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让我反思现代城市人的生存状态。面临城市化和全球化的迅速扩张,练溪村的命运又会怎样?

 

始料不及,2003年广州大学城的建设加速了小岛城市化的进程,搬迁后安置村的居住条件虽然比以往好,但村民面临着生存环境和生活方式的巨变,面临着传统村落的解体和风俗的维持之间的无奈。

练溪村特殊的人文现象是在于村庄原址和祠堂所属权的保留,村庄成为旅游区,而祠堂仍属于村民,作为节庆举行集体活动的场所(包括端午节的龙船饭),以及龙船的龙头、龙尾和锣鼓的存放地。可以说迁村后,村庄的躯体和精神浓缩在祠堂的空间里,而村庄的生命力却体现在村民划龙船的行为当中,正如影片中的鼓手陈雄说道:“一条龙船划得好不好,就看你村的凝聚力够不够了。”

 

端午节是纪念屈原的日子,公元前278年,流放的诗人看到国破家亡,朝廷腐败,在悲痛绝望中于农历五月初五抱石自沉汨罗江。今天,延续了两千多年的龙舟竞渡是否仍具有现实的意义?法籍华人作家程抱一先生曾有一段关于龙船的描述:“诗人象征着人们对公正之路的崇拜。在纪念诗人的同时,人们也在庆祝生的胜利…… 这些在政权的压迫下,通常为了种田的需要而习惯了卑躬屈膝的卑微农民,在这里恢复了他们的尊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