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地的反击 | 《秉爱》


 

《秉爱》的力量完全来自于一个叫张秉爱的江边女子。


《秉爱》的力量完全来自于一个叫张秉爱的江边女子。虽然理智告诉我纪录片中导演的剪辑对塑造一个人物至关重要,但我仍毫不犹豫地选择把赞扬和钦佩赠给她——这位貌不惊人的江边女子。理智也告诉我,对这样一位女子的崇敬之情,是来自于我们自身内心的孱弱不堪。当我们渐渐习惯了公权力的侵袭、渐渐地缩进自己的蜗壳中以求自保时,当我们面对那些每天上演的悲剧而紧泯嘴唇卑弱无助时,当我们心中升起的愤怒因为怯懦而被压抑时,这位大地里生长起来的、由长江之水滋养而成的勇敢女子就更显得弥足珍贵。

有人说,在中国不适合过快地推进民主,因为中国地大人杂,国民贫弱,民主的成本太高。这种说法是一种无耻的掩盖。因为这种说法确实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它的问题在于,它并不能成为执政者民主改革停滞不前的借口。就是说,在中国确实不能在目前的国情下推进更激进的民主试验的共识下,执政者应当采取具体步骤切实提高国民的民主素质,为将来的一代着想。但可悲的是,我们目前的政策很难看到一种民主的诚意。教育政策、文化政策、新闻政策、具体到各地方的人大选举,这是在渐进地培养国民的民主素质吗?还是借消费主义的强大攻势来掩盖体制的弱点?

 



张秉爱的存在,是一次反击,更是一个希望。一位热爱土地、从土地中吸收营养,从长江中汲取力量的普通中国农民,她可以为自己的利益把自己的诉求大声说出来,她可以为自己的利益和村干部据理力争,这不是人类天生的民主精神是什么?张秉爱很好地反击了国民贫弱说,民主不是什么高深神秘的东西,民主是各种利益的博弈权衡,只有所有人都表达了自己的诉求,他们的利益才有可能被关注到,以至于被实现。而张秉爱给我们的希望也正在于此,当中国的知识分子都被绑架为体制的附庸,或者选择成为故纸堆里的书虫,可能最后是张秉爱们,这样一群原生的、坚韧的、得天地浩然之气的自身利益争取者们,才是现实政治的有力推进者。

或者我们把视角切回秉爱本身。丈夫体弱无法劳动,还有子女的学杂费,家庭重担全由她一肩挑,但我们几乎无法在她身上找到我们想象中的疲惫、哀叹、甚至愤怒也很少见到。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气质?和长江一样,即使重山阻隔仍不停下奔流的脚步;还是和高山一样,即使江水漫溢,内心仍然静如止水?她有过爱情,对象不是丈夫,但她对家庭尽职尽责;她想要很多孩子,但政策不允许,于是她意识到自己对于那些人流的孩子是有罪的;她希望子女们受到教育,所以即使再穷也要供他们上学……。她有尊严。她是一个没有被自然的困难、被经济的困难、被体制所矮化的有尊严的人。


于是在看到这样的人时,我感到贫弱。我相信很多人都如我贫弱或不自觉,我们消费着被规定着的商品、书籍和思想,进行着若有若无气若游丝的呻吟痛语,观望着那些被伤害的与被侮辱的,并继续着我们想象中的海市蜃楼。苍白与可耻迅速占领我的内心,我几乎无法正视秉爱,因为我们的尊严天生残缺不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