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老师》观影日记——绝知此事要躬行

安宕宕  11/11/2020


民国首任总理唐绍仪的直系玄孙,多重混血的家族背景,学者朱光潜的学生,中学英文教员,文革中的劳改犯,至今流落民间潦倒一生

 

一位九十岁的耄耋老人,身后是整个中国近现代史的巨变,一定程度上,唐老师满足了我对这所谓“历史剧变下的小人物”的猎奇心理——民国首任总理唐绍仪的直系玄孙,多重混血的家族背景,学者朱光潜的学生,中学英文教员,文革中的劳改犯,至今流落民间潦倒一生,等等等等,这一系列身份,足以建构一个完成式的民国人物神话传记,倘若从任何一个脉络出发,总能勾勒一幅或悲戚或动人的社会生活图景,亦能建构出宏大的历史叙事,任何一个纪录片作者不会放过这样的题材,谁都愿意动听地将人物命运娓娓道来。

然而,张新伟自言拍过这种版本的《唐老师》太多,唐老师在珠海亦是上过各大报刊头条的励志人物。

换句说法,唐老师是一位90岁的老人,至今仍然坚持教英文,桃李满天下,他收养了一个残疾的儿子,父子相依为命的现状令人堪忧,唐老师安家在珠海闹市区的边缘地带,唐绍仪故居内,荒凉破败的庭院像极了今日惨遭拆迁之苦的城乡结合部。或许,这种故事会显得更加澄澈而动人。

但是,张新伟选择做了减法,这也不是他眼中的唐老师。历史背景一笔匆匆带过,因为这种巨变,早已镌刻在老人沧桑的面容之上,是丢不掉的记忆和哀伤。现实生活中,唐老师却难以用“饱经沧桑”来形容,唐老师有着和导演张新伟一样的灿烂笑容,这笑容背后,是那颗“执拗的童心”。

唐老师至今单身,靠教英文维持生活,6000多块的退休金成为全家唯一的生计来源。他饱满而热情,对待英文研究孜孜以求,对孩子们近乎苛刻,幽默的谈吐使你不难联想到民国知识分子的儒雅气质,唐老师的这种气质似乎是与生俱来,伴随着30多年的社会政治变革,他没有苟延残喘,没有呼吸不畅,没有哀怨悲愤。

命运总是跟好人开玩笑,唐老师便笑着接纳了这一切,于是,他获得了更大的自由。

如果说《老张》是张新伟对家庭叙事和解剖父子关系的一次初探,那么这从这部《唐老师》开始,他怀着“执拗的童心”去凝视这位世事变迁中的老人,不再“口述历史”,丢掉“民间记忆”,在长达6年的影像记录过程中,他们也建立起深厚的情感,唐老师不仅仅对张新伟,对所有观众莫不是一种鼓舞。

影片结束于唐老师90岁生日前的十几天,片中,唐老师总是谈起自己的生日。我想,张劳动一定忽略了!唐老师虽然想平淡地度过自己的生日,,也难以掩饰垂暮之年的孤独。

九曲回肠的巷子深处,拐进唐老师家,手持镜头小景别的拍摄手法,将唐老师的内心一览无余。唐老师在院子里种了很多绿色的植物,一些凋零,如此旺盛的生命力,你很难把此情此景与“历经磨难”联系到一起。

于是,一个生机盎然,童心未泯的老人,活灵活现地出现在你眼前。
纸上学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那些报刊头条天花乱坠的报道,此刻已苍白无力。


衷心祝福唐老师。也祝福张新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