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只知道新疆的棉花,我们国家还有你闻所未闻的民俗工艺

cathayplay  27/03/2021


鬼叔中、本名甯元乖。福建宁化人。“鬼叔中”,诞生于他的写诗时代:“当年觉得爷爷帮我取的读书名(甯元乖)好俗,于是给自己取了这个怪笔名,丑人多作怪吧,生怕别人不注意,很搞笑的……”

 


拍纪录片之前,鬼叔中写了20多年诗,是福建“三明诗群”的一员,还曾创办过诗歌民刊《放弃》。

 

 

鬼叔中回忆,五年前扛着机器走回熟悉的乡村,开始时只是诗人骨子里那种念旧的田园情怀在作祟,那些粗砺的拍摄也不过是游山戏水的附产品。

 


我从没有想过自己会坚持多久、 会拍出什么。但很快我就发现,我镜头里的乡村和人民,是一个我其实从来不曾真正了解的世界,是我熟悉又陌生的故乡。

这种矛盾的神秘感让我对纪录风土沉迷不已,寂寞的坚持也成了一种乐趣。

《老族谱》

剧情简介

《老族谱》记录当地的宗亲文化,也记录木活字印刷术的具体使用;

记录一次修谱以及其中的纠结。记录一次手工木活字族谱印刷。

他相信,“要深入一地的民俗民艺,民间信仰是一很好的切口——乡村的族权、政权在消弱,神权还是无所不在地影响老百姓的日常生活。”

《罗盘经》

剧情简介

 

 

《罗盘经》讲风水对客家人的意义;

 


风水,即藏风得水。地为大母,入土为安,象征投胎。故英文片名为Revive,轮回再生之意。本片以罗盘风水、普庵教、降神等为皮肉元素。讲述的还是浮生流年,一个乡村智者的豁达人生。老周这个传奇人物,年青时吹拉弹唱,用村里人话说,吊儿郞当,当生产队长不管社员下田,自己却在田埂上逍遥拉二胡。壮年时参加“梅花党”,因“反革命”获罪十年。至今他端罗盘和饭碗的手总抖个不停,据说是当年被公安铐下的后遗症。他的祖上曾是一位占山为王的草寇,老周口口声声称自己也是一当代草寇,口气里含着自豪和自嘲。闯荡大江南北,访遍名山胜水,他说是为了实地求证所学。这样一个饱经风霜的老人,他身上有真学、有故事、有风吹雨打后的平静、有老人应有的慈祥。  

《玉扣纸》

 

2009年ciff 第六届中国独立影像年度展。

剧情简介

 

 

《玉扣纸》记录全县最后一家手工纸的详细生产过程.

 


玉扣纸是闽西宁化一带的传统手工造纸,系土纸中的上品。在清代,玉扣纸行销各省,有“发行半天下之誉”,五口通商之后更享誉海外。茜坑,武夷山脉深林处的一个小村庄,至今未通公路。

这里是玉扣纸作坊的汇集之所。鼎盛之时,据说宁化拥有纸坊五百余槽,年产五万多担。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这门工艺正日渐消亡。如今这里只有一家仍在苦苦支撑。摄制组将镜头对准作坊主胡兰山一家,静静地纪录下玉扣纸的制作过程、纸坊一家人的喜怒哀乐以及整个时代的变迁……

 


本片为导演鬼叔中的处女作,素材长达20小时,入选2009年ciff 第六届中国独立影像年度展。 

《砻谷纪》
剧情简介

 

 

《砻谷纪》请人重新制作已经消失的脱谷壳的工具.

“砻谷窸嗦,碓米落锅;雷公轰轰,雨子点点;驮张脚锄,游天井” ——昔日流传于闽西客家地区的一首童谣。稻作农耕辛苦。砻谷碓米亦辛苦。砻,南中国几千年农耕历史延用的一种脱谷壳工具。本片纪录的可能是最后一台土砻的钉制。 

机械化碾米机出现之后,就注定土砻永远消失的命运。也说不清为何寻找钉砻师傅流水,让他帮我钉制一台已经没有用处的土砻。他把一份out的手艺做得一丝不苟、不温不火,正如他的纯朴、本份、怯于言谈、口齿不清,这个中国版图上最底层的山村老实人,把日子过得不紧不慢,象小溪流水一样。流水的钉砻过程,其实不亚于艺术家创作一件装置作品,而那些所谓艺术家的创作有如此纯粹、质朴吗?哪件艺术品不是头上安头,自圆其说。作者尝试着与这个农民兄弟拉家常、交朋友,把自己浮躁的心安静下来。  

《保苗祭》

剧情简介

 

 

《保苗祭》(与张凤英合作)记录客家人的庆典……

 


保苗祭(游大粽)是闽西客家人的一项春季农业节庆习俗,它以五谷真仙(神农)崇拜为核心,自清初延续至今已三百多年。

 


农历二月初,村民采摘数千匹新鲜粽叶缝制成粽衣,裹一对各重120斤的公母大粽,并裹上万个指头大小的公母小粽,供祈盼添丁的四方信众带回家。农历二月十五,民众抬出五谷真仙像、大粽,在锣鼓彩旗、客家十番乐队、儿童古事棚、花车等伴随下绕村巡境,祈祷田禾大熟、人民清吉。土地被唤醒,灾害被驱散,春回大地,万象更新,一个新的农业周期又开始轮回。  

《五公经》

剧情简介

 

 

《五公经》亦称《转天图》,自五代北宋以来民间流传的一本预言书,相传为天台山志公、化公、郞公、唐公、宝公五公菩萨所作谶语,言救世人于末劫,常被乡村秘密社会组织所利用,也被历代朝廷统治者所禁毁。而闽西北乡村社会对《五公经》的信奉已经摒弃政治之功用,只注重五公符咒对治病救人、护佑一方的现实功效。本片是对《五公经》作为民间信仰在闽西北乡村社会存在的一份田野调查。 

《花鼓纪》

剧情简介

 

 

《花鼓纪》记录家乡的戏团.

 


骚气逼人的花婆子,富有喜感的先保哥。即便貌似油腻的、浮夸的、艳俗的花鼓艺术,在村野乡间都显得不增不减,如此贴切。  

《游傩纪》

剧情简介

 

 

每年正月十三,安乐乡夏坊村,那怕风寒雨雪,也赤膊上阵的七圣游傩,够生猛够威武。2008年春节期间,鬼叔中记录风土影像的欲望,因此被不可抑制地挑逗起来。  

《采菌纪》

剧情简介

 

 

《采菌纪》记录当地人如何采红菌.

 


一次山野采菇的跟踪 一次乡村经验的重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