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入尘烟》及12年前的《老驴头》的西北土地面貌


院线新片《隐入尘烟》将于7.9日登陆大银幕,这是导演李睿珺对土地最深沉的表达。在导演的自述里“农民在把种子撒进地里,在日复一日的全情陪伴中收获粮食,而电影剧本中的每一个字就像农民撒进地里的种子,它们最终在镜头中结出果来。” 西北独特的地貌,四季的变迁,朴实无华的人物,好久没有在电影院看到这样的故事了,没有强硬的冲突,也没有腻歪的爱情,就是朴实真挚,是西北农村一面的表达,但也是最诗意且浪漫的生活。感受到导演对这片土地的热爱,转换为镜头语言与声音,渗透到作品中。

于2010年创作的《老驴头》在CathayPlay上得到张献民老师的评论“反映土地重新集体化的第一个影片。李睿珺很敏锐。很忠实现实,有关去沙漠化,他的村子叫‘花墙子村’,十多年后的今天确实沙漠退却了很多。李的长辈亲戚演的。可能是他半生中成本最低的影片。”朝鲜日报影评:《老毛驴》,给死者和生者的献辞,反思了土地对于从剧变时期走过来的中国老一辈人的意义。影片中,在中国某个村庄,73岁的马大爷总是骑着毛驴到处走,所以人们都叫他“老驴头”。

《老驴头》讲述了一位73岁农村老汉(老驴头)独自治理祖坟边沙漠的故事。老驴头有三儿两女,但他依靠耕种两亩地维持生计。村里的年轻人大多外出打工了,只剩下老人、小孩、荒芜的土地和没完没了的沙尘暴。县政府决定进行土地改革,让有耕种能力的人集中土地连片机械化作业;无耕种能力的人拿土地转包金,或外出打工,或为农场主打工。村里的首富张永福想强行霸占老驴头的两亩地。老驴头知道后每天躺在地里看守。不久,老驴头发现自家祖坟快被沙漠掩埋了,儿子们都不愿意管。土地是老驴头赖以生存的基础和希望,而即将被沙漠掩埋的祖坟是他的先辈、后代、以及他自己的归宿。面对生与死,老驴头选择了终日独自治理祖坟边的沙漠。春天到了,老驴头去世了,三个儿子争抢着为他办了一场热闹的葬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