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如织》太绝了!光是看预告片就已经兴奋了!


我看着他们舞蹈似的画面,脑袋里在飞速的脑补真实的生产场景。我似乎从他们的整齐中看到了麻木

 

片子的开头,一支队伍从画面远处走来,他们整齐划一,颇有节奏感和力量感。仿佛一个神秘的仪式,勾出了我的好奇。

 

接着,我发现,影片居然是一部默片,在相当多的片段里,连道具的实物都没有。熟练流畅的动作颇具美感,然而织布机却又不是真实运转的,影片的节奏感很出色,我看着他们舞蹈似的画面,脑袋里在飞速的脑补真实的生产场景。我似乎从他们的整齐中看到了麻木。一个分神,又被朽坏的设备带回现实。

 

故事逐渐展开。

 

我好像在看一集实验先锋派拍的《金婚》,又好像在看严肃版的卓别林。只不过这一次,卓别林似的小人物,虽然看起来其貌不扬,但是够主动,胆大心细,结果抱得美人归。但是,做人太嚣张,迟早有天收。男主被人安插了个QJ的罪名就被B了。后来好多年后,女主终于发现男主是被冤枉的。

 

整个故事其实挺简单的,但是影片却不简单。我必须承认看的时候我玩了好几次手机,但是依然被好多信息元素给冲击到。

让我试着总结导演的厉害之处。

 

1.强烈的节奏冲击。用声音,用动作去冲击你,重复的在你脑海形成印象。

 

2.蕴含时空感的对比。影片中演员在演绎过去时代真实发生的事情,然而却使用着跨越时空的,被时代所抛弃的,衰败后的厂房,设备,他们的这种强行混合,带来了一种迫人思考的留白。

 

3.一些单纯的意向。L体,人挂在树上,莫名的痴笑,群体的聚集,肉体的堆叠,突然被打破的环境氛围。这些充满导演意识掌控的画面,穿插在影片中,使得简单的剧情不再单调,这些难以名状的,是看似明白却又说不清楚的。

 

4.独特的镜头语言。相比其他更商业一些的影片,本片的镜头语言是非常有韩涛个人特色的。它们包含非常多的可以解读的元素,演员参与其中,却又有一种抽离感。就好像最后的采访片段,厂长坐在被采访对象旁边,却一句话不说。但是毫无疑问,敢于拍摄默片的导演,对画面的表现肯定是有独到之处的。

 

不足之处就说有些片段的慢节奏。很多地方需要人去努力思考解读,会让人有些想逃开去抠手机。

 

另一大独特的体验是,在刚刚看完了影片就可以和导演之间交流自己心中的困惑,这个体验非常难得。通过交流可以看出导演非常直爽。对于拍电影这件我们眼中很困难的事儿没有二话,往俗了说就是“干就完了”,拿自己的钱,我想怎么拍就怎么拍。这种硬气,这种行动力,这种勇气,真的让我这样的嘴强选手敬佩与羞愧。另外我想说的是,如果没有和导演面对面交流过,可能我对影片,对导演的解读,又会走向另一个角度。导演对影片的质量,对配乐对画面都很有要求。而且是没有剧本和分镜的,因为所有要拍摄的画面都在他脑子里了。这让我想起了王家卫…

总之,我希望可以看的更多韩导的作品,也希望韩导可以越拍越好!